医疗知识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大病保险
  • 医保基金监管
  • 健康知识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健康扶贫
  • 视频
  • 需要了解的急救常识,帮助你和身边的人。

    日期: 2019-04-03   点击数:2651  编辑:甘肃大病保险信息网
    http://player.youku.com/embed/XNTQ1MDkyMA==

    急救的目的

    保存生命──恢复呼吸、心跳、止血、救治休克。防止伤势恶化──处理伤口、固定骨部。

    促进复原──避免非必要的移动、小心处理、保持最舒适的坐/卧姿势、善言安慰。 

    急救的任务和次序

    1. 安全:确定伤患和救援者无进一步的危险。  
    2. 检查伤患:包括伤患意识、呼吸、脉搏、瞳孔、有无外伤、出血等。  
    3. 求援
      1. 冷静现场指挥,请旁人协助。
      2. 拨打急救电话(说明地点、伤情、人数、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。)  
    4. 急救优先次序
      1. 维持呼吸道畅通。
      2. 重建呼吸功能---呼吸停止时,施与人工呼吸。
      3. 重建循环功能---
        • 心跳停止时,施与心外按摩。
        • 严重 出血者予以止血。
      4. 预防休克。
      5. 预防再次受伤。  
    5. 急救应把握的原则
      1. 将伤患置於正确舒适的姿势,防止病情恶化。
      2. 保暖,但避免过热而出汗。
      3. 给予伤患心理支持。
      4. 详细记录,并随时观察伤患病情的变化。  
    6. 尽快就医


    外伤出血
     

    1. 人体受到外伤之后,往往首先看到出血。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8%。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,血液约为4000毫升。失血总量达总血量20%以上的,出现头晕、头昏、脉搏增快、血压下降、出冷汗、肤色苍白和尿量减少等症状。当受外伤引起大出血时,失血量达到40%就有生命危险。因此,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,必须迅速、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止血,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  外伤出血分类

    内出血 主要从两方面判断。一是从吐血、咯血、便血或尿血,判断胃肠、肺、肾或膀胱有无出血;二是根据有关症状判断,如出现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四肢发冷、脉搏快弱、以及胸、腹部有肿胀、疼痛等,这些是重要脏器如肝、脾、胃等的常见出血体征。

    外出血 可分为三种。

    (1)动脉出血:因外伤所致动脉破裂时,血流呈鲜红色的喷射状流出,失血量多,危害性大,若不立即止血,要危及生命。

    (2)静脉出血:因外伤所致静脉血管破裂时,血液呈暗红色的非喷射状流出,若不及时止血,时间长、出血量大,也会危及生命。

    (3)毛细血管出血:血液从受伤面向外渗出呈水珠状,颜色从鲜红变暗红。

    夜间血管出血的判断

    凡脉搏快而弱,呼吸浅促,意识不清,皮肤凉湿,表示伤势严重或有较大的出血灶。大出血时禁止饮水。

    人体主要表浅动脉示意图

    人体主要表浅动脉示意图

    止血法

   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(近心端),用力压向骨方,以达到止血目的。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、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。

    1.头项部出血:在伤侧耳前,对准耳屏上前方1.5厘米处,用拇指压迫颞动脉(图3-3)。

    头部出血止血法

    (头部出血止血法)

    2.颜面部出血: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(图3-4)。

    颜面部出血止血法

    (颜面部出血止血法)

    3.鼻出血: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(图3-5)。

    鼻出血止血法

    (鼻出血止血法)

    4.头面部、颈部出血: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,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处(图3-6)。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,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。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也不能太久,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。

    头颈部出血止血法

    (头颈部出血止血法)

    5.肩、腋部出血: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,自下对准第一肋骨,压住锁骨下动脉(图3-7)。

    腋部出血止血法

    (腋部出血止血法)

    6.上臂出血:一手抬高患肢,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,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(图3-8)。

    上臂出血止血法

    (上臂出血止血法)

    7.前臂出血:将患肢抬高,用四个手指压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末端(图3-9)。

    前臂出血止血法

    (前臂出血止血法)

    8.手掌出血:将患肢抬高,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、桡动脉(图3-10)。

    手掌出血止血法

    (手掌出血止血法)

    9.手指出血:将患肢抬高,用食指、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两侧的指动脉(图3-11)。

    手指出血止血法

    (手指出血止血法)

    10.大腿出血: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,以双手拇指向后用力按压股动脉(图3-12)。

    大腿出血止血法

    (大腿出血止血法)

    11.足部出血: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(图3-13)。

    足部出血止血法

    (足部出血止血法)

    屈肢加垫止血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,可在肘窝、腘窝内放入以纱布垫、棉花团或毛巾、衣服等物品,屈曲关节,用三角巾作8字形固定(图3-14)。但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。

    屈肢加垫止血法

    (屈肢加垫止血法)

    橡皮止血带止血 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。方法:掌心向上,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,留出15厘米,一手收紧,绕肢体2圈、中、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。顺着肢体用力拉下,压住“余头”,以免滑脱(图3-15)。

   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

    (橡皮止血带止血法)

    绞紧止血 把三角巾折成带形,打一个活结,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形外侧绞紧,然后再将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(图3-16)。

    绞紧止血法

    (绞紧止血法)

    使用止血带须注意七点:

    1.快——动作快,抢时间。

    2.准——看准出血点,准确上好止血带。

    3.垫——垫上垫子,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。

    4.上——扎在伤口上方(禁止扎在上臂中段)。

    5.适——松紧适宜。

    6.标——加上红色标记。注明日期、时间。

    7.放——每隔一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,每松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分钟,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。

    颅骨骨折引起的出血 参见颅脑外伤。

    中医止血

    止血,治疗学术语。是一种治疗出血证的方法。用于各种出血病证的治法。适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咳血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等各种出血证。 根据出血证的原因不同,止血法的具体运用又有清热止血、益气止血和祛瘀止血三种治法。

    1. 清热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或热伤血 络所致的出血证。常用白茅根、侧柏叶、小蓟、槐花、地榆、犀角、生地等药物组成方剂,代表方剂如十灰散、四生丸、犀角地黄汤、泻心汤等。
    2. 益气止血适用于气虚或阳虚,失于固摄,血失常道所致的出血证。常用黄芪、灶心土、炮姜、附子、艾叶等药物组成方剂,代表方剂如归脾汤、黄土汤等。
    3. 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痹阻脉络,血行内阻,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证。常用桃仁、赤芍、三七等组成方剂,代表方剂如宫外孕方。

    临床上具体使用本法时应注意以下4点: ①应掌握病情的标本缓急。②出血过多,气随血脱,当急以益气固脱。③止血过急易致留瘀,需适当配以活血祛瘀药物。④血随气升降,有时需适当配合调理气机升降的药物。

     

  • 回顶部
甘肃大病保险信息网 版权所有